之前收集的1100万个塑料瓶终于明白是用来做什么的了,原来是堆成一面墙,正对观众方向组成图案,灯光打上去会有效果。这样做是不是很环保很低碳啊?
低碳环保,有创意。不过有个问题,收集这么多矿泉水瓶,要用多大的地方才能放得下啊?我很好奇之前都放在哪里,怎么放的。废品收购站?仓库?或者是露天?
1100万个废塑料瓶装饰的舞台,大运会后能当钱花的碳积分。身处深圳大运会的氛围之内,环保低碳、简约不简单的办赛特色,让曾经采访过奥运会、全运会等多次大赛的我不禁赞叹,“从这里开始,不一样的精彩”,深圳人真是说到做到啊。
大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,200万个向市民收集的旧矿泉水瓶,整齐地插在舞台镂空的钢结构中,配合灯光效果,演绎出了流光溢彩、美轮美奂的装饰图案。而运动员入场式引导员、演员的服装上,纽扣竟然就是回收来的瓶子盖。“变废为宝”的环保理念和“奇思妙想”的大胆创意,着实令人印象深刻。
而为了践行环保低碳、简约不简单的办赛特色,一向富有开拓精神的深圳人,其实还有更好的创意。大运会开幕之前,“中国碳账户平台网”“畅行大运绿色出行自愿停驶账户”在深圳正式开通,并立即得到了上万名深圳私家车主的积极响应。由车主们注册的碳账户,将记录下他们因少开车而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。
这些“碳积分”,未来在深圳就可以当钱花。如缴停车费、为爱车加油,到指定商户兑换商品等,都可以通过兑换碳积分来完成。既支持了大运会的成功举办,践行了低碳环保的理念,又得到了一定的实惠,这些的大好事,“作为深圳人,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?”在和记者聊天时,深圳招行的赵先生就乐呵呵地说道。“这一个月,我上班就不开车,改坐地铁了。”
这1100万个塑料瓶正象征了我们1100万个深圳人。环保低碳从来不是一种秀,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,一届成功的大运会不一定是环保低碳的,这一届环保低碳的大运会必定是成功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