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博会后,上海下决心破解垃圾围城的困境。要使垃圾减量,垃圾分类是关键。去年底以来,本报和利乐中国联合举办了向社区家庭赠送干湿垃圾桶的活动,已有几个小区的近万户家庭获赠干湿两个垃圾桶。 活动赠送的干垃圾桶很特别,是用牛奶塑料瓶包装盒等回收物再生而成的,和世博长椅的材质一样,外观也很漂亮,更体现了一种环保理念。但是,社区干部在分发垃圾桶时,却遇到了一点尴尬。有个别居民不想要,他们说:干垃圾桶太大了,家里没地方放!还有的居民对干湿垃圾的概念搞不清楚,问:一只装过豆浆的塑料袋,到底算是干垃圾,还是湿垃圾? 看来,要实现垃圾分类,还任重道远。 干垃圾桶,是放置可回收物的,如废纸、包装盒、一次性餐具、塑料瓶、旧衣物,也包括装过豆浆的塑料袋(清洗一下更好)。简单地说,除了每天要倒掉的厨余垃圾,大部分生活垃圾都是干垃圾。干垃圾不会腐烂,没什么异味,不用每天倒掉,所以需要用一个较大的桶来装。 还有一个概念需要澄清:可回收物不等同于可卖钱的废品。有些市民觉得,报纸杂志、饮料瓶、纸板箱可以卖钱,就会攒起来;而一些不能卖的东西,如废纸、塑料瓶包装盒、塑料纸、泡沫塑料等,就统统混在厨余垃圾里扔掉了。事实上,废纸、塑料瓶包装盒这些东西虽然不能卖钱,也是可以回收利用的。 去欧美和日本等国生活过的人,都知道那里垃圾分类做得非常细。给垃圾分类,也是一种现代都市人应当具备的文明素质。垃圾分类的意识,更需要从小培养。家里放一个干垃圾桶,也是对孩子最生动的环保教育。 今年3月,浦东新区也向101个小区分发了厨余果皮垃圾桶。在5月15日国际家庭日这天,全市1009个试点小区将试点垃圾分类,涉及近50万户家庭。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能做到垃圾干湿分离,那么,送去焚烧或填埋的垃圾将越来越少,甚至可以像台北那样,最终达到垃圾零填埋。 为了我们城市的明天,请在家中为干垃圾桶找一个地方。
|